森林系和植物系(農藝,園藝)差在哪裡?
我覺得回歸到一個重點,林業是什麼?
依我目前的能力我不認為我可以表述林業的內涵
但我這裡有些前輩們的資料可以給你看看
這是1950年森林系實習時拍的,收錄在台大校史館-台大流浪腳,路統信教授提供(順帶一提,右前第一位路統信,後為廖日京,再為于湘文,夠煞氣了嗎?)
拍攝於溪頭營林區的流浪腳,可以看見以前流籠頭到流籠腳是有條索道和纜車的,這除了可以運木材還可以運人,林業幾乎可以從這張圖看出端倪,即是以林為業,從種植,生產,運輸,利用,改良木材,都屬於林業的範疇。
而溪頭的大學池,原本也是用來存放木頭的貯木池,後來變成觀光景點,只是這點你問森林系的學生,也沒有人會知道。
(請自行點進去瀏覽,我不想複製他的文字與照片)
你應該可以對林業有些基本的概念了,以往台大森林系過的就是這種以林為鄰的生活,直接與產業做結合,也有廣大的林場可供實習,那時森林系一度是全台的第一志願,但你會發現這些東西早已流失在往日的煙塵之中,如今台灣早已不砍樹,那究竟森林系的定位為何?
我借用一下NTU WAVE的整理(有升學疑慮的可以看看)
正如台大的地球科學與環境科學相關科系這篇文章所寫,森林相關科系轉向為環境分析科學為主,實作的部分大大減少了,教授甚至沒砍過樹,學生也沒有育過苗,這些工作已轉成高職森林科為主的工作(甚至沒人在做了)
而我非常不認同這點,我不認為森林系該如此苟延殘喘下去
環境分析科學固然是森林系的領域之一,但不應拋棄林業的本質才是,我認為我們不該過度追求科學與量化,那樣會導致所學不能用於生活中。
比方教授們鼓吹木材建築的優點,數據上,實驗上都比起鋼筋水泥好上非常多
那到底有誰願意用木材蓋房屋了?撇開成本不談,光是建構上就會遇到諸多問題,該解決的不解決,盡會跑一些嘩眾取寵的數據,這種不切實際,或是不符合民眾需求的研究
都是垃圾
禁伐後二十年來森林系可以說是衰敗的非常嚴重,我們努力去搶其他科系的領域,如分子生物,生質能源等等,我可以說目前看來是非常失敗的,我們談了幾年的楊樹,幾年的基因,全部還是卡在禁伐這個條件。目前森林最有經濟價值的點還是在於造紙產業,而這方面的研究也逐漸飽和。
你可以去總圖地下室翻一翻論文,大多是一些基礎性的分析與研究,能站上檯面上的幾乎沒有,重點在於做出來沒有地方可以用,所以隨便作也沒關係。
如果台灣的觀念還是認為砍樹就是不環保,那麼森林系就永遠都無法復興
(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在於重新檢討台灣的林業政策,我們事後再談)
下一篇我會開始介紹到底我們學些什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