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30日

林場實習3 Day3

Photobucket
今天一早的工作是把昨天搞定的木材上漆,下午則是木材檢尺,晚上是評審椅子與竹炭介紹

Photobucket
早起洗了衣服,然後用洗衣機脫水,連衣架都有準備,真是太周到了
Photobucket
學姊開始介紹今天的塗裝過程
主要還是繼續素地整修,上底漆,砂磨,最後再上面漆
晚上則是將馬賽克拼貼補上
Photobucket
繼續整修,將有裂縫的地方用快乾和補土填上,繼續砂磨
Photobucket
Photobucket
上過底漆後,用400號在砂紙砂磨
這時就可以感到光滑的感覺了,注意底漆別太厚(也別太薄= =)
磨光後就準備要上面漆了
Photobucket
Photobucket
塗料為NC拉卡
主要用橫的方式,距離不可以太近,約15~25cm
可是我噴上去反而變得粗糙了,這時就等他乾了之後,再用砂紙背面磨光
Photobucket
等待塗料乾燥
Photobucket
Photobucket
下午的課程是檢尺與分等
檢尺就是檢查與尺量,測量木頭的材積與缺陷
真是太實用了
看上面這一小本,只要有樹木的高度與上端的直徑
就可以直接查出材積,當然有分天然或人工林,正常材或不正常材
或者有所孔洞,都可以用這張表估算
另外柳杉與杉木有獨立一張表,很符合台灣的林業
當然可以用DBH的平方x樹高x0.79x型數來算
我換算過其實出來差異不大,非常實用的一本手冊

另外補一些實用的故事
檢尺總共要四次
(1)造材完畢時
(2)集材裝車時
(3)運到貯木場時
(4)製材完畢時
(5)認為有必要時
其中哪個步驟都可能出問題,就像獵人在友克鑫市的市集遇到的情況一樣,木材隨時可能被掉包,例如運出不良材檢驗(價格低廉),再偷運出好的木材去賣,再者是運出好木材,載運到貯木場前掉包,或者是破壞界木,拉大疏伐範圍,不進行測量很難抓到,要做到這幾點可能就要賄絡哨站,司機等等,基本上很容易,因為當年公務人員薪水很低,但是管理的木材很高價,容易利益薰心
聽說台灣某間塑膠公司的王董,以前就是靠伐木賺錢的,以上幾點都辦到後就能開塑膠工廠了,證據是什麼,就是他出殯時那口一米半的扁柏棺材,這現在連有錢都買不到,一定是當年有林業背景的人才有能力取得,由此可見當年的一些盛況
Photobucket
Photobucket
開始練習檢尺拉
Photobucket
接著要去測量制材的檢尺,然後換算木材利用率
Photobucket
上圖示大剖用的鋸片,正在整修,每一個小時就要換一次
Photobucket
鋸片的形狀,左岔右岔分開,尖的那端刺入木頭
鋸片的鋒利程度影響切木材的速度還有工作人員的安危
如果太鈍可能將木材拋出,非常危險
Photobucket
Photobucket
鋸片的折疊攜帶方式,跟我的單人帳一樣
Photobucket
Photobucket
先測量木材的材積然後進行大剖,再切成板材
今天用的材料是杉木
Photobucket
切開了,裡面是偏白的
Photobucket
剛好遇到要換鋸片的時間
Photobucket
進行小剖
最後測量木材利用率,約為49.2%
算次很高了,因為這次用的木頭比較整齊

然後回到教室進行非破壞性木材檢驗的介紹
(這段沒照片,我好懶得在上課時拍照)
往往用在古蹟,生材的檢驗,在不破壞木材的情況下進行檢測
主要是用超音波,就像你想的那樣
以往老工匠主要是用目視檢測,再加上敲擊來輔助
需要有神人級的經驗和技術
但目前超音坡仍有被干擾的疑慮
例如廟裡的壁畫,背後的豬血灰披麻畫布可能會影響數據
探針也不能伸入接榫處或隱蔽處,並非是完美的工具
Photobucket
晚上則是開始評等椅子,前三名可以得到台灣山實木球棒一隻
就是學姊手上拿的那個

712*,照片明天補上
換組後回到教室,上竹與竹炭課程
介紹了一些竹子,還有製作竹炭的過程與好處
但我覺得很low...
好像不是學三類出來的講法,例如
[你們知道什麼樹沒有年輪嗎?]
我眉頭一皺,發現問題並不單純
我快速分析了常見幾種木材,包含沒有導管的昆欄樹
都有年輪啊!!
結果答案是
[檳榔沒有年輪]
他x的大花咸豐草也沒有年輪,還是雙子葉的勒
單子葉形成層散生,哪來的年輪
要說也說熱帶地區或者煤礦裡的植物沒有年輪
還比較有知識性一點
接著我就聽不下去了,這啥鬼研究阿

然後我就去開始打網誌,開始回憶昨天的事情
下課後去看另一組的椅子評等
順便搭車去附近的超市買些食物
還好上課時把網誌打完了,有些時間休息
但我還是看海綿寶寶到12點才睡著,明天還要繼續加油啊!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